高温天宠物咬伤比例升高,上海多家医院犬伤门诊迎来就诊高峰

高温天宠物咬伤比例升高,上海多家医院犬伤门诊迎来就诊高峰

hyde567 2025-07-09 中式家装 2 次浏览 0个评论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上海多家医院的犬伤门诊也迎来了就诊高峰。

“从6月中下旬上海出现连续高温天以来至今,我们平均每天较往常增加20例犬伤病例,这其中大多是被家养的猫、狗等宠物咬伤。”7月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宋卫东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当前家养宠物现象增多,再加上天气炎热,人的衣着相对又比较暴露,这个季节就更容易出现被猫、狗等宠物抓伤、咬伤的情况。

“夏季高温天,前臂、小腿等四肢部位是最容易被宠物抓伤、咬伤的。另外,高温天气本身也会让宠物感觉到兴奋、激动或烦躁,伤人的概率也会增加。”宋卫东说。

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室护士长张慧丽同时透露,在前来注射狂犬疫苗的患者群体中,不仅仅有本地患者,也有一些是游客,“有些人在外地被猫、狗咬伤,注射了一针狂犬疫苗后,随后来沪注射后续几针疫苗。”

“每日接诊近300例犬伤患者,最小的2岁”

作为上海市最大的犬伤门诊,浦南医院犬伤门诊近日也迎来就诊高峰。

7月9日下午,浦南医院急诊科常务副主任张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近两天来,该院犬伤门诊每日接诊近300例犬伤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岁,中青年人群是占比最多的,此外也有一小部分是老人,患者人群覆盖整个年龄段。

“对小朋友来说,夏季由于放暑假,他们呆在家里时间长了,接触宠物时间多了,就容易出现被家中猫、狗咬伤或抓伤的情况。对中青年人群来说,除了被家养宠物咬伤外,也有不少是被流浪猫狗咬伤,另外也有一些人是在小区散步时,被邻居家的猫狗咬伤。”张雷表示。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犬伤门诊”,24小时接诊犬伤患者。受访者 供图

张雷指出,狂犬病一旦发病,进展速度很快,死亡率接近100%,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是关键。不仅仅是猫、狗这一类宠物伤人时,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被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等,也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蝙蝠可能在城市里面很少出现,但在郊区、乡野出现较多,蝙蝠咬人的伤口会比猫狗等更加隐蔽一些,所以我们对接触过蝙蝠的人,处理态度也会更加谨慎、积极一些。”

最近在犬伤门诊中,张雷也遇到过一些患者之前被猫狗咬伤过、也及时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时隔2个多月后,又再次被猫狗咬伤,针对这种情况是否需要再次注射狂犬疫苗呢?

对此,张雷强调,根据最新的犬伤暴露处置工作规范的要求,如果距离上一次注射完狂犬病疫苗时间已经超过3个月,随后又被猫狗等咬伤的,那么仍然需要注射加强疫苗,同时伤口也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因为除了有狂犬病毒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微生物感染,大家也不能忽略。”

另外,张雷也特别提到,一些人觉得家里的宠物只要注射过疫苗,即使自己被咬了也是安全的,就不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管宠物有没有注射过疫苗,一旦人被咬伤、抓伤,都要根据犬伤暴露程度来进行相应的处置。”

跟宠物接触时,避免激怒它们

张雷进一步解释称,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国家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暴露为接触或者喂饲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舐;II级暴露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III级暴露为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开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直接接触蝙蝠。

“针对I级暴露,清洗暴露部位就可以了,II级暴露应处置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III级暴露则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张雷表示,被咬后需要在第一时间要做好伤口清洗消毒,如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咬伤和抓伤的每处伤口,时间至少15 分钟,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残留。彻底冲洗后,如果条件允许可用稀碘伏等消毒涂擦或消毒伤口内部。

针对是否需要在被猫狗等宠物咬伤后的24小时内前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张雷表示,并没有限制一定要24小时以内注射,只是越早处置会越好。

上述两名急诊专家同时建议,夏季高温天气,在跟家中猫、狗等宠物接触时,避免激怒它们,外出遛狗也记住一定要牵绳。如果外出时遇到不熟悉的宠物、不了解宠物个性脾气的话,最好保持一下距离,而对身边的流浪猫狗等,也要保持警惕,尽可能避免因“亲密接触”而被咬伤、抓伤的可能。一旦被咬伤,尤其是那种野外狗,必须立即到有犬伤门诊资质的医院进行正规化的治疗和接种疫苗。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高温天宠物咬伤比例升高,上海多家医院犬伤门诊迎来就诊高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