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屋”:藏在上海城市褶皱里的温暖角落

“家+书屋”:藏在上海城市褶皱里的温暖角落

hyde567 2025-07-31 装修装饰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古籍修复师的毛刷轻扫过泛黄的书页,一旁的孩子踮着脚睁大眼睛;社区书架前,妈妈和女儿头挨着头读一本绘本;儿童空间中,父母带着孩子参加亲子阅读讲座;活动室内,几位家长围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解儿童心理发展知识……这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温暖场景,都来自同一个名字——“”。

7月29日,上海市“家+书屋”创新实践分享会首场活动在黄浦区分会场揭开面纱。这场在上海古籍书店“家+书屋”举办的分享会,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家+书屋”这一家庭教育新空间的成长轨迹,更勾勒出一幅“家庭、社区、文化”交融共生的鲜活图景。

针对超大型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家庭教育需求多元的特点,上海市妇联于2024年开始探索创建“家+书屋”,2025年,“新建200个‘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被纳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补充完善全方位、多层次、覆盖全市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

黄浦区作为承载着上海百年文脉的核心区域,以建立场域型“家+书屋”为核心,深度融合家庭、社区与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充满温度的家庭教育新空间。活动开场的一段视频,生动展现了黄浦区“家+书屋”生态圈的N种可能,黄浦区妇联所做出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探索,让每一个家庭在“家+书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角落”。

活动现场举行了2025年上海市“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新一轮授牌仪式,上海古籍书店作为新一批24家授牌单位之一,加入“家+书屋”。活动当天,“古籍传家”亲子研学活动在上海古籍书店各楼层同步开展,包括典籍探秘、非遗手作、家风对话、公益行动等四个篇章,让参与家庭沉浸式走近古籍,了解古籍修复、白描技法等技艺的韵味,体验“家+书屋”的文化魅力。

“古籍传家”亲子研学活动。

黄浦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艳表示,“家+书屋”正日益成为家庭教育的场域新地标、创新汇聚的资源新矩阵、家庭教育的情感新枢纽。她强调,今后黄浦区将持续深化“家+书屋”内涵建设,推动“家+书屋”聚变为城市家庭成长的细胞核。

在“主理人说——特色案例展示”环节,海燕博客“家+书屋”的主理人段利丽分享了通过调动5万+会员流量、联动多领域合作伙伴,以播客、短视频、小红书打卡等年轻父母偏好的媒介形式精准触达目标人群的创新经验,以及书屋主理人共创线下活动的协同合作模式。萤火虫“家+书屋”的主理人陈雯婷则聚焦社区渗透和亲子阅读领域,讲述了他们如何以“方寸之地”搭建家庭心灵纽带、扎根社区滋养成长的实践故事,展现了“家+书屋”下沉基层的差异化优势。

海燕博客“家+书屋”主理人段利丽分享。

“聚力者说——资源赋能破圈”专业资源组圆桌论坛环节邀请到了家庭教育专家海风、上海市政总院专业总工程师钟律、黄浦区妇幼保健所所长夏经炜三位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围绕专业资源如何“软性转化”赋能“家+书屋”创新发展展开探讨。“工程师与艺术家联手让涂鸦墙转变为家庭情感媒介”,“妇幼专家在游乐场解读生长密码”等创新思路,为“家+书屋”的科学化、趣味化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

“聚力者说——资源赋能破圈”专业资源组圆桌论坛。

本次活动还为“育见梧桐”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授牌,该基地由海燕博客“家+书屋”和公益伙伴“梧桐屋”项目负责人海风老师共创,旨在深化家庭教育专业服务。当天,由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古籍书店携手外滩街道联手打造的“童阅古籍 漫游外滩”小书童亲子研学营发布品牌logo,该项目以“典籍文化+城市漫步”的创新形式解读古代“衣食住行礼艺”的文化内涵,引导亲子共同探索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深远影响,促进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目前该活动目前已举办3场,备受家长和青少年的好评。

“童阅古籍 漫游外滩”小书童亲子研学营发布品牌logo。

据悉,本次活动是上海市“家+书屋”创新实践分享会的首场活动,后续还将开展,推动更多经验交流与分享。未来,上海将持续推动“家+书屋”建设,深化资源融合与创新实践,促进这一家庭教育新空间项目成为服务城市家庭需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良好家风的亮丽名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家+书屋”:藏在上海城市褶皱里的温暖角落》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