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手术时,为何需要固定住患者?

科普|手术时,为何需要固定住患者?

hyde567 2025-08-20 中式家装 2 次浏览 0个评论

走进手术室,看到医护人员用柔软的布单或带子轻轻固定住手脚,患者或患者的家人可能会心生疑问甚至一丝不安:“这是要绑住我吗?会不会不舒服?”请放心,这看似简单的“固定”,是手术室安全守护中至关重要、充满关怀的一环。

为什么需要这份“温柔的固定”?

这绝非限制自由,而是为了在患者沉睡时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1、对抗“无意识动作”:麻醉状态下,大脑对运动的控制减弱。即使进入“睡眠”,身体仍可能突然抽动、挥手、抬腿。想象一下,这突然的动作可能无意中触碰无菌手术区域、打翻精密器械,甚至干扰医生操作,带来风险。

2、守护无菌战场: 手术区域(铺满无菌巾)是绝对的无菌区。意外触碰,哪怕只是手指轻轻划过,都可能引入细菌,增加感染风险。固定手臂是守护这道防线的关键。

3、防跌落卫士: 手术床宽度有限,尤其当患者处于特殊体位(如侧卧位)时。麻醉中无意识地翻身或移动,存在跌落风险。固定装置(如腿部约束带、肩挡)是您安稳的“隐形护栏”。

4、特殊体位的稳定器:某些手术需采用头低脚高或截石位。固定能帮助患者在重力改变或体位特殊时保持稳定,防止滑动,确保手术精准进行。

5、保护生命管线:患者身上连接着输液管、监护仪导线、甚至气管导管。无意识地拉扯可能导致管路脱出、移位或打折,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恰当的固定能减少这种风险。

用什么固定?如何固定?

1、柔软的“拥抱”。中单(大单)包裹法: 最常用于固定手臂。护士会用宽大的、柔软的无菌布单(中单),像温柔的“包裹”一样,将患者的手臂舒适地固定在身体两侧。它透气、柔软,提供的是稳定而非压迫。

2、安全的“锚点”。专业约束带:主要用于固定腿部(尤其截石位)或需要更强固定的情况。这些带子宽厚、柔软、内衬棉垫,配有安全易解的魔术贴或搭扣。使用时,会避开关节、骨突处(如脚踝、手腕)和神经丰富区域,松紧度以能容纳1-2指为宜,确保血液循环通畅,绝不会造成损伤。

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保护性约束”?

1、手术开始前的“绑”:从患者进入手术室,迎接他们的就是各种操作。首先会先给手术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静脉穿刺后的留置针固定,这可不是简单地用胶布粘好,护士会先用留置针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横向固定针柄,确保留置针不会轻易移位。接着用弹性自粘绷带在敷贴上再加固缠绕,避免因术中患者皮肤出汗,留置针敷贴脱落,或术后为患者过床时,牵扯留置针造成脱落,保障患者能顺利给药、补液,安全返回病房。 对于需要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气管插管是关键一步,而插管后的固定同样非常重要。选用特制的气管插管固定胶带,将气管导管牢固且舒适地固定在合适位置。既要保证导管不会牵拉、移位、脱出,造成通气障碍,危及生命;又要注意不能绑得过紧,压迫患者的面部皮肤、耳部等部位,引发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

2、手术体位摆放的“绑”:一般情况下,手术患者都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根据疾病种类、手术部位、术中体位不同,约束程度有所不同:

仰卧位患者:仰卧位是手术患者比较常见的姿势。手术室护士会在患者的颈部、臀下、腘窝下、脚踝下放置硅胶软垫,并用约束带进行大腿、手腕的约束。

侧卧位患者:医护人员会在侧卧位患者的双手处放置一个托架,腹侧用固定挡板支持耻骨联合,背侧用挡板固定骶尾部或者肩胛区,下肢用约束带,使其整个身体保持自然弯弓位,进行保护性约束。

俯卧位患者:医护人员一般会在俯卧位患者的腹部下方放置一个拱形装置,并在双膝后方、双手处进行保护性约束。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需进行特殊体位的约束。

3、特殊情况的“绑”:在做幼儿手术或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手术时,“绑” 的难度和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儿童天性好动,对手术充满恐惧,进到手术室后很容易挣扎哭闹。这时候,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十足的耐心。在实施保护性约束时,选用的约束带往往是图案可爱、颜色鲜艳,带有卡通形象的,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例如手部固定,会采用特制的柔软手套式约束带,既防止小手乱抓,扯掉身上的静脉通路、麻醉管路、敷料等,又不会影响手部血液循环。而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会一直轻声安抚,陪伴在旁,尽量减少儿童心理上的恐惧。对于因急性颅脑外伤、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意识不清、躁动剧烈的患者,固定就成了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支持。除了常规的肢体约束,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增加头部固定装置。手术室特制的头部固定架,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形状进行合适调整,用柔软的绑带固定额头、下颌等部位,限制头部过度活动,为手术医生创造稳定的操作条件,同时也避免患者因躁动造成自身二次伤害。

4、术后患者转运的“绑”:手术结束,患者从手术台转移到转运床,在运往病房或ICU的过程中,依旧需要妥善固定。此时,各种管路如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等纵横交错,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牵拉、脱出。巡回护士会将所有管路整理顺畅,用胶布或专用的管路固定夹固定在患者身体一侧,再用约束带将患者稳稳地固定在转运床上,防止在搬运、转运途中因颠簸、晃动导致患者滑落、管路移位脱出等意外发生。

绑住的不是自由,而是风险;塑造的不只是姿势,更是安全。 每一寸约束带的位置,每一块软垫的角度,都在无声守护着麻醉中的生命。

简介:

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是1951年成立的我国第一批泌尿外科专业学科,在新中国泌尿外科奠基人之一的马永江教授及历任科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建设不断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优势学科。科室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重点建设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973”牵头单位,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和首批卫生部示范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上海市“重中之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泌尿系统肿瘤微创及精准诊疗中心,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全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研究所。连续九年在中国医院最佳专科排行名列第二,连续三年获中国医院专科科技影响力排行第一。建科以来,以“泌尿生殖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及微创技术”为主攻方向,在泌尿系肿瘤(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与结石、前列腺疾病、男科、生殖与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后腹膜肿瘤、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等领域特色鲜明,已形成以转化医学和精准医学为理念的泌尿系统疾病综合研究体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科普|手术时,为何需要固定住患者?》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