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谋利,公安部公布3起典型案例

黑客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谋利,公安部公布3起典型案例

hyde567 2025-09-01 装修心得 2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年来,破解无人机禁飞、限高等限制进行的“黑飞”行为时有发生。2025年9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3起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黑客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在浙江衢州公安机关侦破陈某强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中,浙江衢州公安网安部门查明,2020年2月以来,陈某强非法提供无人机禁飞破解服务,谋取非法利益。2024年6月,浙江衢州公安机关将陈某强抓获,查获作案电脑1台、无人机10余台,查明其非法破解无人机200余台,非法获利共计10万余元。

山东临沂公安机关侦破张某玲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中,临沂公安网安部门查明,2023年1月以来,张某玲利用非法获取的无人机破解程序,破坏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谋取非法利益。2024年4月,山东临沂公安机关将张某玲抓获,查明其非法破解无人机10余台,非法获利共计6000余元。

四川成都公安机关侦破陈某平非法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案中,成都公安网安部门查明,2023年9月以来,陈某平多次向无人机生产公司谎报无人机丢失,利用有关服务条款漏洞获取新机后,将因报丢而被锁定的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非法破解并销售,谋取非法利益。2024年9月,四川成都公安机关将陈某平抓获,查明其非法破解无人机5台,非法获利共计3万余元。

公安部网安局提示,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属计算机信息系统,正规企业生产销售的无人机自带飞行控制系统均限制特定区域起飞或限制飞行高度,对无人机所有者提供解除禁飞、限高等服务可能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造成侵害,属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

界面新闻注意到,近年来各地已经查处多起破解无人机禁飞限飞程序案,其中部分违法犯罪人员已经获刑。

黑客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谋利,公安部公布3起典型案例

2022年11月10日,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对犯罪嫌疑人陈某提起公诉。经查,“飞行者”陈某是一名海归硕士,国外留学归来后在杭州从事教培工作,同时也是无人机“发烧友”。他在某无人机讨论群里看到有人说“翻墙”可以破解无人机禁飞系统,便多次从境外网站购买破解代码,并以每次500元至550元不等的价格对外兜售。截至案发,陈某共向不特定无人机用户提供有偿破解服务17次,非法获利8900元。最后,法院一审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2023年4月,上海市法院以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判处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判处被告人刘某拘役五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截至2022年10月案发,高某累计破解无人机控制系统60余架,刘某累计破解无人机控制系统40余架。在破解及使用过程中,多次发生撞机、炸机、坠落等情形,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和财产安全。检察机关认为,二人为牟取非法利益,为他人提供破解无人机限高禁飞限制的程序并安装,次数达20人次以上,属于情节严重。

2024年1月,“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近日江西破获了一起“全省首例无人机系统禁飞限飞限高程序案”。犯罪嫌疑人张某在2022年花费40欧元向国外某网站购买无人机飞行解禁证书程序,随后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破解无人机禁飞、限飞、限高”等限制的服务广告,每台收取4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费用。在警方收网前,张某通过上述手段共解禁无人机21台,获取违法所得15060元。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并没收作案工具及违法所得15060元。

法院表示,近年来国内无人机市场逐渐兴起,应用领域广泛,民用无人机技术和产业均得到快速发展。无人机限高与设置禁止飞行区域有其合理性,强行解除无人机限制程序将对个人隐私、公共安全和利益造成侵害,若借机牟利更是犯罪,无人机不是想飞就能飞,广大无人机爱好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安全飞行的良好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黑客破解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谋利,公安部公布3起典型案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